2025年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眼表与泪液疾病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中医药眼保健学术会议及第四届眼科药物创新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亚洲干眼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干眼学会、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中医药技术专委会联合主办;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部干眼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协办。作为国内眼表与泪液疾病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本届大会继续坚持高水准学术定位,聚焦领域前沿与临床需求,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
大会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接英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炜教授共同主持。大会主席、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刘祖国教授,以及协办单位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常务副院长袁进教授分别致辞。

本届大会设置了20个学术专题,邀请来自海内外及港澳台地区的237位讲者进行学术报告,其中特邀报告嘉宾逾百人。为期三天的会议议题覆盖眼表与泪液疾病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药物与器械创新、交叉学科等方向。
在大会学术报告环节,刘祖国教授围绕角膜神经在干眼中的作用作主题报告,并从跨学科研究进展、诊断方法学、干眼管理与治疗策略等方面对TFOS DEWS III进行系统解读,为与会者梳理了当前国际共识的关键要点与应用路径。

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多位老师在大会上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李炜教授分享了干眼眼表炎症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潜在治疗靶点。李程教授对2025年国际角膜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解读,为临床诊疗与科研创新提供了方向性参考;卜敬华副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睑板腺干细胞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楚成超副教授教授围绕超分子组装眼药的最新进展作专题报告,系统阐述其在眼科药物递送与制剂优化中的应用前景。胡皎月助理教授交流了蓝光相关角膜上皮损伤机制及潜在干预思路;黄彩虹老师分享了泪腺纤维化在干眼进展中的关键信号路径与研究进展;王若辰老师汇报了复方菊花眼贴联合冷热敷联合干预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多位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的硕博研究生积极参与论坛交流。庄净斌、冯可、刘倩婷、秦丹铱、杨子璇、张清和、吴世楠等分别在论坛上进行了口头汇报,展示了在眼表与泪液疾病基础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及多例复杂眼表疾病的诊疗经验。

本届大会还进行了优秀论文评选,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多位师生获奖。其中,胡皎月助理教授、黄彩虹老师、刘倩婷同学荣获“优秀论文奖”;秦丹铱、陈琳、李嘉妮三位研究生荣获“优秀壁报展示奖”,充分体现了研究所在干眼与眼表疾病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梯队建设的成果。

自2015年创办以来,全国干眼学术会议搭建了干眼与眼表疾病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作为历届会议的重要承办和协办单位,始终深度参与筹备与组织工作,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
面向未来,在“守正创新、规范诊疗”的共识指引下,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将持续聚焦干眼与眼表疾病的关键科学问题,推进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完善标准化与精准化诊疗体系,巩固青年人才梯队建设,为我国乃至全球眼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 张荣荣 赵健凯
审核 李炜 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