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厦门大学医学院院庆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主办,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亚洲干眼协会年会于11月18-19日在厦门隆重召开。来自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大会。18日下午15时,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亚洲干眼协会主席、日本庆应大学眼科主任、著名角膜与眼表疾病专家Kazuo Tsubota教授主持会议,亚洲干眼协会副主席及中国区主席、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刘祖国教授为大会致辞。

亚洲干眼协会是全球干眼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学术组织。该协会实行严格的会员准入制,目前全亚洲共有81位会员,中国有21位会员。每次年会就亚洲干眼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治疗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这是亚洲干眼协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年会。在这次年会上,厦门大学副校长韩家淮院士应邀做了主旨学术报告。刘祖国教授和李炜教授分别做了特邀报告。

19日上午,第二届全国干眼学术会议与亚洲干眼协会年会同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专家学者和医师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以“聚焦临床,协作创新”为主题,包括11个继续教育课程、23个专题讲座、4场卫星会、4个疑难病例讨论、”专家面对面”早餐会以及新产品推介会等,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此次会议还由医信眼科/干眼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线上参加会议的医师将近4000人。20日中午,会议圆满结束。
干眼是现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干眼患者,成为眼科门诊最大的患者群体,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作为亚洲干眼协会中国分会的主席单位,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拥有强大的干眼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在干眼模型、致病机理、药物治疗方面产生了大量创新成果,为我国的干眼研究和临床继续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刘祖国教授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托,牵头起草了“干眼诊疗专家共识”,成为我国干眼的临床诊疗标准。
除了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学术方面的引领作用,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还积极推动“中国干眼联盟”的建立。该联盟以中国干眼协会为载体,依托眼科研究所在干眼方面的科研实力,联合国内主要眼科制药企业、临床中心、眼科研究机构,形成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等多种合作方式,促进多中心研究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目前,眼科研究所在干眼领域已经形成了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临床应用以及产业化发展四轮驱动的良好格局。
(文/王炎子 高瞻 图/王炎子)